相关系数计算器

相关系数计算器可用于计算两组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,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-1 到 1,-1 表示完全负相关,1 表示完全正相关,0 表示无相关性。

输入参数

计算结果

计算公式

\( r = \frac{\sum_{i=1}^{n}(x_i - \bar{x})(y_i - \bar{y})}{\sqrt{\sum_{i=1}^{n}(x_i - \bar{x})^2 \sum_{i=1}^{n}(y_i - \bar{y})^2}} \)

其中:
\( r \) 是相关系数
\( n \) 是数据点的数量
\( x_i \) 和 \( y_i \) 分别是数据集 1 和数据集 2 的第 \( i \) 个数据点
\( \bar{x} \) 和 \( \bar{y} \) 分别是数据集 1 和数据集 2 的平均值

相关系数计算器使用指南

了解如何使用相关系数计算器及其工作原理

使用步骤

  1. 在“数据集 1”输入框中输入第一组数据,数据之间用逗号分隔,例如:1,2,3。
  2. 在“数据集 2”输入框中输入第二组数据,同样数据之间用逗号分隔,并且这组数据的长度要和数据集 1 的长度相同。
  3. 点击“计算”按钮,计算器将自动计算并显示相关系数。
  4. 如果需要重新输入数据,可以点击“重置”按钮清空输入框。

原理说明

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。它的取值范围在 -1 到 1 之间。当相关系数接近 1 时,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线性关系;当相关系数接近 -1 时,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线性关系;当相关系数接近 0 时,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关系。